记得,小时候看那些古装剧,家长们一直在强调“门当户对”,
当时看来,这是一件特别老土的事情。
总觉得,男女之间,只要有爱的话,就能超越一切!
直到后来,听了很多故事,
才发现,“门当户对”这件事,
能这么一直传下来,真的是有道理的!
特别是在相亲市场上,两个人压根没感情可言,谈的就是一个门当户对。
平时聊到门当户对,一般是指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。
只不过,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“门当户对”这个词,远比想象中的复杂。
再加上,时代毕竟也不一样了,
大家在理解门当户对的时候,也不能墨守成规。
那么,相亲男女,怎么样才算门当户对?
说实话,虽然都是在相亲,但大家面对的情况可能还不大一样。
所以,在找对象的时候,得根据实际情况去判断。
如果没什么头绪的,不妨参考一下这3点!
1.客观一点,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。
相亲之前,最重要的就是认清自己的实力如何,
其中,比较重点的就是个人资产有多少,什么工作,年收入怎么样,学历如何,父母是什么职业,家里有几兄弟姐妹等。
这些条件都是比较直观的,具体值多少分,其实不难得到。
除此之外,还要结合个人的一些其他条件,比方说年龄、身高、体重、颜值、身体健康状况等。
客观一点,给自己打个分数,相亲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。
2.实在一点,设一个合理的期望值。
认清自己之后,就要设一个大概的目标,
重点是,这个目标必须合理一点。
自己如果只有70分的话,就不要去想那些80分往上的了。
比方说自己没房没车,然后非得要求对方有几套房,这样明显是不现实的。
当然,每个人都会有强项跟弱项,打分的时候又是综合考虑的,所以某些条件上两个人可能会有一些差距。
比方说,如果一个男人相貌平平,而且年龄也比较大了,
但他想找一个年轻貌美的女生,那么就必须在其他条件上有巨大的优势,比方说腰缠万贯那款。
这种价值交换,其实也算“门当户对”。
3.糊涂一点,一定范围内接受误差。
虽然说,相亲是一场交易,但这毕竟是两个人在找结婚对象,
很多事情,是没办法计较得太过精细的。
再加上,每个人都会有私心,所谓的客观打分,多少也会有偏颇,
所以,相亲的时候,也不能太过精打细算。
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误差,才有可能发展下去。
不然的话,不管相亲多少次,可能都不会有结果。
此外,稍稍吃一点亏,也不算什么大事,
不管男女,如果真的有想结婚的,糊涂一点点,才能走远。
其实吧,这个时代的门当户对,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了。
所以,分数是一方面,但感觉也很重要。
很多时候,跟着感觉走,结果会更好。
最后的最后,想说的是,
门当户对,可以参考,
结婚这事,还得走心……